家訓「年年有餘(魚)」
【貧窮不是病,窮起來要人命】是筆者深刻的體認。高中時期,因父親開的公司倒閉,家中頓失所有經濟來源,從此我就過著3餐不繼的生活。當時住在教會的宿舍,扣掉交通費後,每周只剩約300元在大台北生活,還記得到自助餐吃飯都只敢點2-3道菜,不敢點肉,到了周末沒錢吃飯時,就只能厚著臉皮跟室友借錢。然而真正的苦日子還在後頭,在剛考上大學時,老家被銀行查封,就在即將休學之際,老天放下了救命繩,很幸運的遇到了摯愛及許多的貴人,就在恩人的資助下勉強註冊,免於休學當兵的命運。而接下來的4年,就得完全靠自己想辦法張羅學雜費、住宿費及生活費。所以對待每一筆錢,都是心存敬畏的精神。
年年一定要有餘(魚)
為何年年一定要有餘,道理很簡單,年年有餘才能累積資產,然後再透過資產生出更多的資產。然而若做不到年年有餘,便可能走向負債的人生。筆者深刻經歷過口袋空空,窮到3餐不繼的生活,如今透過多元收入,經濟基礎已然穩固,但年輕一輩並未經歷過那一段窮困的日子,難以體會金錢的可怕,所以我們相當注重小孩的基礎數學教育及理財教育。
「年年有餘」是我的家訓,不管如何,每年的資產淨值都必須要增加,所以小孩每年的壓歲錢都會存起來。為了讓小孩子感受到複利的威力,我們跟小孩約定,每年過年會結算一次帳戶的餘額,會給她們 10% 的獎勵金。今年大女兒的10%獎勵金已首度超過了壓歲錢,所以今年她可以存入兩倍的壓歲錢,女兒也直呼不可思議。剛好女兒前一陣子正在學複利的計算,除了讓她養成儲蓄的習慣,也一併達成數學教育及理財教育,讓小孩知道透過利上滾利,有一天錢子錢孫所生出的錢甚至會超過本金。
信用卡若無法每月還清,就應該直接剪卡
信用卡一旦啟用了循環利息,那將會是災難的開始。依據72法則,假設有一筆負債年息x%,則大約 72/x年後負債就會翻倍。
所以信用卡一旦啟用循環利息,則負債翻倍的時間為
20%年息: 72/20=3.6年
15%年息: 72/15=4.8年
也就是說以20%年息來計算,只要3.6年便要還給銀行兩倍的錢,若經過了10.8年,負債將會翻倍3次=2 x 2 x 2=8倍,也就是原本欠銀行50萬,最後竟然得還400萬,這還不包括違約金,簡直是吃人不吐骨頭。
在我在剛出社會工作時,大哥刷爆了所有的信用卡,負債超過100萬,每月被銀行催收的帳款已超過收入,最後因鬧自殺,我於心不忍,所以跟銀行借了60萬信用貸款幫他先還了60萬卡債,留下40萬讓他自己還,結果不到3年,他的負債又超過100萬了。經過了10年,大哥的負債已難以估計,最後的下場是他的薪水只要一入帳就會被銀行查扣,而後來也就不去工作,寧願申請低收入戶補助過日子,變成一位「啃弟族」。我一直很後悔幫他還了60萬,因這信貸整整還了7年才還清,結果是「竹籃打水一場空」。
給小孩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
筆者這輩子永遠無法忘懷的是拼了命終於考上高中名校,但卻成為一生中最痛苦的回憶。班上同學們都擁有強大的家庭支援,而我卻只能單打獨鬥,還經常三餐不繼。回想每天至少花2個小時看英文,占掉一半的讀書時間,但為何還是無法超越同學,仔細分析後知道原因所在,因一個到了國中才有機會開始學ABC字母,而且只能靠學校老師的人,要如何與從小便開始學英文的一群人競爭,這是一場多麼不公平的競爭,好比馬拉松比賽,同學們都已跑了一大半,就算再如何奮力追趕,也力有未逮。所以筆者便立誓要讓小孩能在一個公平的立足點與他人競爭,成為小孩子最佳的後勤支援。
然而後勤支援畢竟需要經濟基礎,所以自開始工作後,便建立一套嚴格的預算制度,透過平時的記帳,在每學年會計年度結束時,會檢討上一年度的花費情形,然後修訂出下一年度的預算及結餘目標,而教育預算則一直是最優先編列的項目。預算訂出後,便須嚴格執行,透過記帳可以嚴格控管所有支出,所以每年度都能達成結餘目標,10幾年來資產淨值每年都是持續增加的。
繼續閱讀下一篇:輕鬆記帳,告別零存款